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本報記者 許琦敏
在昨天舉行的首屆世界地理大會上,《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指數2022》首次面向全球發布。報告顯示,北京、上海躋身十強,位列第一方陣,中國20座城市進入全球綜合排名百強。
全球創新版圖
三足鼎立,北美亞太占據“兩極”
當前,大國間科技競爭更加激烈,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加快建設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華東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團隊從創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學研究全球引領力、技術創新全球策源力、產業變革全球驅動力、創新環境全球支撐力五個維度出發,對全球六大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個城市,進行了科技創新發展水平的科學測度。
報告顯示,全球科創中心分布呈現歐洲、北美、亞太三足鼎立格局,綜合排名前100的全球科創中心,34個在歐洲、30個在北美、29個在亞太。
“進一步看,綜合排名前30的高等級科創中心,北美和亞太地區分別有13個和9個,且兩個地區皆有4個進入十強。”中國地理學會世界地理專委會主任、華東師大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院長杜德斌教授表示,全球范圍來看,歐洲僅有兩座城市進入全球十強,顯示出創新后勁不足;北美仍處于創新優勢地位;亞太地區在產業變革全球驅動力上表現最佳,但創新環境全球支撐力仍是其短板。
中國強勢崛起
京滬躋身前十,20座城市進入百強
從綜合排名的上榜城市看,舊金山-圣何塞綜合排名第一,并占據3個單項冠軍,擁有絕對優勢。北京超越波士頓,進入綜合排名前五,并奪得科學研究全球引領力的單項冠軍。上海躋身前十,位列全球科創中心第一方陣。中國共有5座城市進入榜單前30,20座城市躋身百強,數量均僅次于美國。
這些數據表明,中國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正在強勢崛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不僅在科學研究全球引領力上位居全球第一,在產業變革全球驅動力上也僅次于舊金山-圣何塞。”杜德斌認為,這體現出近十年來,中國在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上取得的長足進步。
我國“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此次中國進入全球綜合排名前100的20座城市中,有一半位于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與此同時,在產業變革全球驅動力單項排名上,中國有6座城市躋身前30,說明以實體經濟支撐的中國科技創新中心在驅動全球產業變革、策源全球技術創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中國的科創中心建設在卓越創新人才、頂尖科研主體、創新引擎企業等方面,仍存在諸多短板。在綜合排名前100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美國獨占26席,比中國多6個;美國有13個城市進入30強,兩倍于中國。 ▼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上海優勢明顯
多個指標進入全球前五
自2014年開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來,上海已在諸多方面形成明顯優勢。根據此次測評結果,上海綜合排名全球第10,五個單項排名均在15名之前。
目前,上海吸引外商研發投資規模和全球風險投資金額達863.5億美元,位列中國城市之首、全球第五。同時,全球獨角獸300強名單,上海擁有16家企業,位居國內第二、全球第四。2021年,上海地區生產總值達6698億美元,首次進入全球前五。上海不但形成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前沿技術產業集群,而且在機械設備、鋼鐵制造、化學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發展上不斷突破。
然而,與排名前五位的城市相比,上海在卓越創新人才、頂尖科研主體、創新引擎企業、高質量創新成果、高水平開放創新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杜德斌認為,上海應在培育科技“引擎”企業和卓越創新主體、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優化創新環境等方面持續加大力度。
相關鏈接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指數2022》綜合排名前30的城市
舊金山-圣何塞、紐約、東京、倫敦、北京、波士頓、巴黎、首爾、洛杉磯、上海、華盛頓、深圳、芝加哥、大阪、西雅圖、費城、慕尼黑、杭州、斯德哥爾摩、休斯敦、廣州、圣迭戈、奧斯汀、阿姆斯特丹、馬德里、達拉斯、柏林、亞特蘭大、新加坡、巴塞爾。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