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南昌12月14日電 題:南昌汽車“低碳工廠”的別樣風景:科技創新定義“中國智造”
作者 王智靈 都昌盛
柔和的自然光線從屋頂散射而下,照亮數萬平方米的汽車生產車間,得益于科學、先進的自然采光技術,車間內大多數作業工位不用開燈即可滿足生產照明需求。
在位于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工廠已建成園區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達950萬千瓦時,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基本能滿足全廠白天生產及辦公用電。除了省電,屋頂光伏系統讓車間在夏天可比室外溫度低3至5攝氏度,為工人提供較為舒適的工作環境。
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制造技術部部長王付才稱,工廠在建廠時就立足未來,按照國家標準,全力打造成綠色低碳的智能工廠。工廠也先后榮獲“2021年度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江西省‘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十大典型案例”及“2022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等多項國家級及省級榮譽。
車間內一輛輛AGV投料小車來回自動穿梭,將生產零件自動精準投放到指定工位,節省大量人力,小車還可以實現智能避讓、自動充電,成為工廠的智能“物流”小幫手。
“工廠實現了5G網絡覆蓋,車間里有很多控制系統,每個重要、核心零件進行安裝時都要掃碼。”王付才表示,工廠有質量追溯管理系統,哪個關鍵部件出了問題,就可以查到生產批次,所有信息在內部即時傳遞,實現自動化、信息化生產。
在工廠總裝車間生產線上,內飾二班班長閔友金正和工人們一起組裝車輛內飾。“這條生產線每3分鐘可下線一輛汽車,采用智能化、標準化、系統化作業,可實現多車型柔性混線生產,今年12月生產線更加忙碌了,我們組裝生產的汽車很多用于出口,賣到了全球。”閔友金自豪地說。
虛擬化、信息化、數字化、物聯網等技術在這座現代化工廠得到廣泛應用。焊裝車間自動化率85%,主焊部分自動化率90%,涂膠部分自動化率100%,并且實現多平臺、多車型柔性化定制生產,彰顯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實力。
2021年江鈴推出A級新能源汽車“羿”,并走向全球。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整車開發部部長聶小勇表示,這是江西首款自主研發的純電轎車,出口到法國、西班牙、以色列等地,以優秀表現得到歐洲市場客戶的認可。能在競爭極為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藍海”市場能取得一席之地,聶小勇認為,這是他們團隊奮進創新的結果。
“一切都想做到極致。”聶小勇說,研發團隊通過加強電芯溫控管理,提升電機功率密度,減輕車輛重量,拓展車內空間,給客戶以更好的乘用體驗,車身采用大量熱成型高強度鋼板,安全性顯著增強,整車獲歐洲ENCAP碰撞四星成績。
聶小勇說,經過不懈努力的科技攻關,江鈴“羿”實現行駛百公里耗電量僅12.9度,在同級別的新能源汽車能耗中處于領先水平,另外通過剎車回收能量,回收率達到29%,成為行業領先技術。車輛上市之前經歷了“兩國六地”路試,經歷了“高溫、高原、高寒”環境測試,均獲得優異成績。
“有了實力與底氣,我們才敢把產品拿到國際市場參與‘角力’。”聶小勇表示,江鈴集團新能源公司目前有5大種類出口到歐美、中東、東南亞16個國家地區,得到全球各地客戶的接受與認可,江鈴集團新能源公司整車構成價值的70%原料來自江西本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以其完整的產品鏈、創新研發技術和優異的安全性進軍海外,實現“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前列。
新能源行業是新賽道,我們要有新視野,著眼于未來,在這條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的道路上,敢于創新引領。聶小勇說,一切都要打開思路,大膽去想,努力去實現,中國汽車研發人要制定中國的造車技術路線,努力向前探索,要追求技術的持續進步,讓新時代的中國汽車工業技術領先全球。
“未來的汽車將集成更多生態,可以實現實時監控、酒精測試、疲勞提醒,全自動駕駛等更加智能、安全的功能,成為一種智能機器人,融入到生活多個方面。”聶小勇表示,目前江鈴集團新能源公司也在匯聚高精尖人才,并與同濟大學、華東交通大學等高校進行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人才,長遠規劃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
科技創新,是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要素。在日前召開的江鈴集團2022年科技創新大會上,13個創新團隊、111項發明專利、147項科技進步成果受到表彰。為讓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成為“最大增量”,江鈴集團近年來大力攻堅新能源、新動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2022年研發費用投入超28億元,擁有專利總量4931件,其中發明專利457件,分別較2021年年底增長10%和41%。
科技創新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引擎。江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邱天高表示,江鈴集團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重大科技項目攻關,下好“先手棋”、勇闖“無人區”,鞏固商用車市場領先優勢,快速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建立優勢,在新時代以科技創新定義“中國智造”,讓更多中國高品質汽車走向全球。(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