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科院研究所牽手高職五年記:科教融匯樣板的探索之路
【《中國新聞》報記者 劉軍 報道】“這五年,武威職業學院在中科院高水平科學家指導幫助下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是一塊試驗田,也是一塊希望田……”臨近年終歲尾,武威職業學院的“五年工作總結”出爐,回顧學院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應物所)“牽手”以來發生的種種奇妙化學反應。
高大上的中科院為何要與高職院校聯合辦學?到中國最頂級的科研機構頂崗實習和工作,對于職校生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們最終去向如何?二十大報告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重要表述,其中如何做好科教融匯,把科技和教育兩股力量匯聚到一起,尤為引人關注。應物所與武威職業學院在過去5年“牽手”走過的路,可以被視為科教融匯的樣板,值得做“解剖麻雀”式的深入分析。
創辦一個新專業 填補全國空白
凌晨4點半,近70歲的楊存忠起床,收拾停當,拖著行李箱直奔上海虹橋機場,和他的助手米麗娟會合。3個小時航程后,飛機穩穩停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他們取上行李,到機場旁邊的網紅店“老村長牛肉面”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拉面,然后改乘汽車,沿著連綿不絕的祁連山脈一路向西向北,在下午三四點鐘終于抵達此行的目的地——武威職業學院,這是他們未來一周工作的地方。在過去的幾年中,這趟長達2200多公里、耗時近12小時的“西游記”,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會重復一次。
彼時,應物所的新一代核能項目選址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間的武威市下轄縣,應物所先導專項負責人前瞻性地提出“人才屬地化培養”理念:用當地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來協助實現武威園區的常規運行和維護。
楊存忠當過復旦大學校長助理、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2017年底,已經退休的他被應物所聘為高級教育顧問。自那一刻起,他此后幾年的人生軌跡就被錨定在了古涼州所在地武威市。
2018年,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政府和應物所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在武威職業學院開辦“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新能源學院)。
如何把學院建設好,培養一批在西部“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干得優”的人才?擔子落在了 “50后”楊存忠和“70后”米麗娟身上,他們和時任武威職業學院副院長“60后”翟存祥、新能源學院副主任“80后”黃述杰等人在一系列頭腦風暴后,形成聯合辦學“實施方案”。
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籌建專業。著眼于應物所新能源項目的人才需求,并結合西部新能源多能融合發展戰略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首先開設了“核與輻射檢測防護技術”“應用化工技術(新能源方向)”兩個高職目錄內專業;同時,依托應物所氫能技術部,與專業團隊研討后,提出籌劃氫能專業的建議。
光伏制氫、風能制氫、能源轉化和儲存是社會經濟發展熱點,西部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充沛,是多能融合的新能源戰略產業化落地的最佳場所。當時“氫能有產業無專業”,高職專業目錄中不見氫能的身影,他們決定申請開設高職目錄外專業“氫能技術應用”。在當年全國63個申報專業中,經層層審核評議,靠著扎實的籌備一舉申報成功。
此后,新能源學院受教育部委托,還肩負了“核與輻射檢測防護技術”及“氫能技術應用”兩個專業簡介和標準制定,應物所技術部專家加入“標準研制”團隊,參與研討和指導,科教充分融合。
一所西部地級市的高職院校居然能創辦填補全國空白的新專業,引領專業標準制定,武威職業學院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邀請賽車維修大師登講壇 樹立技術技能人才的燈塔
三個專業申報成功,接下來是招生。新能源學院第一批學生來自武威職業學院機械系、能源系相關專業。這些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經濟條件不好,缺乏自信。如何讓這些不適應高考的職校生燃起對理工專業學習的熱情?楊存忠和米麗娟想了不少辦法,首當其沖的是開展“學情調研”,在教育教學中知己知彼。
推行“班導師制”——一個老師帶不超過十個學生。為了解學生的學習經歷、家庭情況,發掘他們身上的“小閃光”,班導師紛紛走進宿舍跟學生談心。用楊存忠的話來說,就是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全方位的關心”。老師們還自創“暖心”花樣,如組織學生參加交通執勤等志愿者活動、參觀孔廟了解儒家文化等。學生們發現被看見、被關心的感覺是如此美妙,“上課的抬頭率都提高了”。
另外,開創“綠洲講壇”,邀請國內一流科學家、知名職教專家、大國工匠來講課講學,幫助學生樹立目標,開闊視野。賽車維修大師級人物王文朝就曾登上“綠洲講壇”。為什么請王文朝來講?米麗娟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能讓學生“共情”。
賽車圈內,人們稱王文朝為“老王”,出生在浙江農村的他,是一個能維修賽車、改裝賽車也能自己開賽車的全能型人才。老王坦言自己從小就不喜歡書本學習,初中沒畢業就跑去學修車,后來依靠一技之長進入賽車圈。他的技術獲得一眾車手“蓋章認定”,還受邀參與了作家、導演韓寒幾部電影的特效制作。
“你給學生講那些特別高大上的人物,他們會覺得離他們太遠。老王跟他們成長經歷類似,憑借技術技能贏得社會尊重,起點差不多,他們就愿意聽。”為做好這一期綠洲講壇,米麗娟下了不少功夫,搜集王文朝的各種資料,包括韓寒等車手、車隊總經理等對他的評價,剪輯成視頻短片,充分展示老王有多牛;王文朝不擅長長篇演講,但談話間有很多精彩觀點,這一期就臨時改成對話形式,米麗娟充當“遞話”的記者。一番精心準備,換來了學生滿堂彩。
“職業院校的學生需要有這樣一個燈塔指引他們前行。這個燈塔就是靠技術技能贏得尊重的普通人,而不是高大上的科學家,或者一個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可望不可及的大人物。”米麗娟說。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研討示范,想讓學生聽進去、有收獲,就要在教學上花功夫。”楊存忠補充道。
嘗試工學結合的“現代學徒制”,組織學生去應物所頂崗實習。這些職校學生平生第一次邁入中科院研究所的大門,第一次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接觸高端設備,興奮而緊張。一個名叫郭登選的學生在實習總結里寫到,作為一個專科生,他到中科院來實習,難免有些誠惶誠恐。他很珍惜這次機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差距,“讓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被社會淘汰的人”。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應物所委派一到兩位指導老師帶一個學生,師徒一起推進工程任務。同時,針對學生專業基礎薄弱的普遍問題,增設專業導向課程,補充文獻檢索、安全等通識知識。應物所還特別選派了從工人身份成長起來的資深繪圖師教授胡建輝開講三維機械制圖課。胡老師嘗試讓同學們合作完成氫能裝置三維設計的項目化學習,同學們在“做中學、學中做”,成長非常快。
“現在有些用人單位,重生產輕培養,重用人輕育人。應物所采用的育訓結合的方式,有效解決了校企人才培養脫節的問題。”楊存忠說。
武威職業學院這批頂崗實習學生迅速獲得應物所技術人員的認可,最初應物所只有3個技術部門嘗試接納職校學生,后來增加到7個,再后來有11個技術部都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該模式在中科院另一個研究所得以復制。
圖文并茂的工作日志 打動了項目負責人
剛到應物所時誠惶誠恐的郭登選,把不自信和敬畏感化作了學習的動力。憑借認真和努力,畢業后他被應物所錄用,分配到武威分部工作。
在武威園區駐場時,在很多人手中已經高度程式化的工作日志,到了郭登選筆下卻變得圖文并茂。他怕自己不夠專業,就在現場守著安裝師傅,問一句,寫一點,然后再拍照記錄。武威的冬天寒冷刺骨,郭登選的工作日志卻并未因此潦草過、糊弄過,始終一絲不茍。
項目負責人看了郭登選的工作日志,給出了“身臨其境”的評價。
“我覺得這是非常高的評價。她作為項目負責人,看過的工作日志太多了。在這種情況下,她能對職業院校的學生做了這樣的點評,我是非常感動的。”米麗娟說。
2021年,郭登選獲得應物所青年五四獎章。
郭登選的經歷是新能源學院學生的一個縮影。據悉,五年來,新能源學院累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557人,其中有105名學生在應物所實習,41名畢業生在應物所上海園區和武威園區就業,部分學生已成骨干。畢業生中54人專升本繼續深造學習,1人考取碩士研究生,其他在中核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中核404有限公司、甘肅新核建設實業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實現高質量就業。楊存忠分析,“新能源學院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學生留在西部,為國家新能源產業工作。學院成立之初設定的‘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培養目標,基本實現了”。
對于選擇專升本繼續深造的學生,米麗娟也表示支持。“正因為這段學習經歷給了他們更寬闊的視野,他們才會對升學有了不一樣的思考,對未來燃起了更高的追求。雖然他們沒有去一線做技術技能工作,但作為辦學者,我感到蠻欣慰。”
兩個團隊和一群同行者
從上海到武威,這段2200多公里的旅程,米麗娟持續了4年,直到今年年初工作變動才停下來。而楊存忠至今仍在這條熟悉的路線上不知疲倦地奔波往返。雖然艱辛,但他們從不認為這是一場“兩個人的戰斗”,在他們背后站著兩個強大的團隊——應物所和武威職業學院,還有一群滿懷愛心、關心西部教育的同行者。
新能源學院開辦之初,從教材到師資都極度匱乏,應物所投入了大量資源,不僅組織人手編寫教材,還選派了17名專家定期來武威職業學院講學,靠著這批“先遣部隊”把武威的教師帶起來;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應物所精心安排課程,多位指導老師一對一甚至二對一悉心指導,育訓結合,解決了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最后一公里問題”。
過去五年,武威職業學院新建實驗實訓室10個。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得到了華東理工大學的大力支持,無論是總體規劃還是實驗設備的遴選,華東理工大學都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不僅如此,華東理工大學還為武威職業學院捐贈了一批35萬冊、原價值690萬元人民幣的圖書。事情的經過頗有戲劇性:2020年,米麗娟帶著武威職業學院老師參觀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偶然看到大批庫存圖書堆放在倉庫里,就半開玩笑地跟負責接待的華東理工大學奉賢校區辦公室主任說:“這些書能不能捐給武威職業學院呀?我們剛剛新開了應用化工專業,正需要。”事后回想起這個冒昧的請求,米麗娟笑著說:“很多時候我確實就像在乞討。”她把這個想法告訴楊存忠后,后者就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歷經兩年,終于找到契機,和華東理工大學校領導充分溝通了這個想法并得到積極響應和支持。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辦公會通過捐贈決議,這批圖書終于可“落戶”武威職業學院的圖書館。
奉獻愛心的還有上海信托。公司創立的“上善”系列慈善一直聚焦教育扶智。楊存忠和米麗娟主動對接上海信托,介紹了應物所與武威職業學院聯合辦學的項目。在持續2年的交流后,上海信托對“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多層次人才,越是高大上的科學工程項目,越離不開技術技能人才的貢獻”深感認同,也被聯合辦學取得的實際成績所感動,決定劃撥出100萬設立專項慈善信托,用于資助西部新能源行業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這是武威職業學院歷史上第一次引進百萬元慈善信托資金。“有了這筆錢,新能源學院的師資培訓多了一層保障,綠洲講壇也有望進一步擴大規模,變成西部智慧的源泉……”
楊存忠一直認為職業院校的老師也特別需要激勵,他捐出聯合辦學給予他個人的酬勞,設立“獎教金”。第一批發放總金額8萬多元,共有20名教師受益。楊存忠說:“鼓勵學生好好讀書的獎學金很多,但是鼓勵老師認真教書的獎教金卻沒有。職校教師收入不高,尤其是地方職業院校的教師,很不容易。希望獎教金能鼓勵職教老師更好投入工作”。他的苦心沒有白費,最近三年,武威職業學院教師參加全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創造了100%的獲獎率,還在全國的比賽中斬獲二等獎一項。
職業教育的新賽道
過去五年,新能源學院就像一塊“試驗田”,它的標桿作用正在輻射到武威職業學院其他院系,讓這所西部的高職院校煥發出勃勃生機:校內新建實驗實訓室10個,已打造成一流低碳新能源實訓基地;越來越多的學生站上技能大賽領獎臺,甚至勇奪國賽一等獎;聯合辦學成果案例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入選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年會教學成果展,2019年列入《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知名職業教育專家、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會長馬樹超認為,應物所與武威職業學院聯合辦學的最大意義在于創造了一個科教融匯的樣板。“科教融匯是讓職業教育走出當前困境的一條新的路徑,一個新的賽道。如何把科研元素融匯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中?如何把高大上的科研院所和職業院校對接起來?武威在過去五年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嘗試。”這個模式一旦被推廣復制,有可能找到“高職院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項目的切入口”。
【記者手記】
關于職教,那些不得不說的話
楊存忠和米麗娟在采訪過程中一直強調,聯合辦學之所以取得現在的成績,主要靠的是兩個辦學主體——應物所和武威職業學院很多工作人員的努力……談到自己,兩人話很少,但提到職業教育的普適性問題,兩人打開話匣,其中一些觀點頗有建設性。
以試驗田模式推動職教改革。討論職教改革的具體措施時,首先要解決的是可行性問題。以班導師制為例,我們討論這個制度是不是應該推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它是不是以學生為本?是否能讓學生們更好的地成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們再去討論如何從機制、體制上予以保障,以及經濟性問題。而不是一上來就說這樣做成本太高、教師資源不夠,以此為由不做職教改革和探索。不要因為現實的障礙而束縛了思想。我們在嘗試班導師制的過程中,發現成本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高,而且在推進工作過程中會采取不同的策略,你事先預想的障礙,未必是所有人的障礙,也未必是體制機制解決不了的障礙。建議大家在推行職教改革時,采取“試驗田”的辦法,先不過多地關心它的經濟性。這其實也是我們做科學研究的一個思路:先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然后才會面對產業化的問題。而當你的原創性成果出來后,往往會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幫你一起把它變成一個物美價廉的東西。
科研越是做到極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強烈。在研究所里做科研,也許一個研究員或者高學歷的人就夠了。這些人往往感覺不到職業院校的學生的重要性。他們非常羨慕那些能把科研做成產業化的人,其實,一旦科研做到極致,馬上要走向市場和產業化了,它就和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人才產生交集了。這些被業內人羨慕的科研人才對職校學生是非常需要的,也是很認可的。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循環。
校企合作,需要高層出馬和政府搭臺。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校企合作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學校去企業談合作時,出動的領導層級非常關鍵,最好是校長或者學校其他高層領導帶隊。如果只是一個系主任甚至是普通老師去談,合作的效果就不會太好。另外,推動校企合作,政府也應該更加有所作為。盡管政府出臺了一些促進產教融合的政策,但是如果想讓這些政策更好的落地,政府還應該扮演搭臺者的角色,把臺搭好,把一些企業和學校相關專業拉在一起來談。(完)(《中國新聞》報)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