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廣州12月30日電 (蔡敏婕 張燦城 簡文楊 周晉安)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醫療機構迎來了生命救治“大考”。激增的就醫用藥需求,擴容的發熱門診,數倍于平時的急診患者……連日來,廣東多家醫院通過“階梯式”多層管理、成立多學科聯合救治專家組、改造場地增加診室及床位等多種方式,保障患者救治。
“目前我們每天的接診量是300人次至400人次之間,高峰期時每天多達700多人次。隨著更多醫務人員返崗,相信情況會越來越好。”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長歐陽姍說。為了減輕發熱門診和急診的壓力,各科室在醫院統籌安排下聯動起來,紛紛派出會診小分隊前往急診會診、轉診重癥患者。與此同時,該院專門成立了新冠感染職工管理專班,慰問臨床一線醫護工作者,協助感染職工解決實際困難。
為了盡可能收治更多的患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根據實際情況優化調整了收治流程,“階梯式”收治重癥患者。
“醫院實行“階梯式”多層管理,第一層是急診、發熱門診、重癥監護室。第二層是呼吸內科、感染科,科內床位轉化為重癥監護病床。第三層是大內科、中醫科、神經內科。第四層是戰備科室:康復科、精神心理科、大外科等。根據患者病情,各科室優先從第一層、第二層開始收治重癥患者,患者病情轉好后轉到第三層、第四層病區,實現病床的高效流轉。”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質管科主任朱潔明介紹說。
“醫院正根據此前豐富的抗疫經驗、結合本次患者的實際情況修定臨床救治、臨床護理工作指南,醫院也成立了多學科聯合救治專家組,指導各專科開展綜合救治工作,確保醫療安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戎利民說,在醫院的高效管理之下,已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救治下走向康復。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到來,醫院迎來急癥、重癥救治高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每晚舉行線上醫療調度專項會,強化人員力量和醫療救治設備配置,同時,醫院成立“合并COVID感染重癥患者多學科搶救專家組”,保障危重癥患者救治。
為緩解急診壓力,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改造場地,通過擴容,及移動板房等形式,增加診室及床位,并增配呼吸機、吸痰機、輸液泵、監護儀等設備。同時,進一步打通急診與住院部的收治通道,及時跨科收治和科學分級,在紓解診療壓力的同時,調配醫、護、設、藥等資源,對急診危重癥患者進行醫療資源傾斜。各科增援醫護負責非重癥急診患者的診治,釋放急診科醫生力量負責急診重癥患者的救治。
醫院重癥治療資源高位運轉,除新生兒NICU外,中心ICU及各專科ICU納入綜合ICU平臺,醫院綜合ICU床位數由31張增為81張,并持續改造腎外科、呼吸科床位;護理部統籌全院護士資源,增援ICU、急診、透析等科室。同時,組織開展全院呼吸機使用培訓,提升院內呼吸機救治能力。
12月21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冠門診正式運行。在分區診療的前提下,作為發熱門診的補充力量,新冠門診位于獨立樓棟15號樓2樓,采用現場掛號形式。目前常設診室9間,可轉化診室8間,集掛號、繳費、檢驗、檢查、清創換藥等多功能于一體,可滿足陽性患者的日常就診需求,分流急診治療壓力。同時,擴通發熱門診收入院渠道,危重癥患者可轉入專科重癥床位或急診重癥床位收治,實現院前、院中、院后聯動,集中力量支援ICU及急診。
為積極應對可能到來的急危重癥患者就診高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進一步細化工作,保障高齡老人、低齡兒童以及合并基礎疾病的高風險人群的就醫需求。
為增強醫院新冠肺炎急危重癥患者的收治能力,除重點使用好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區、醫院ICU、心血管內科病區(含CCU)的、約100張病床以外,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已準備將目前康復醫學中心病區和放療科病區改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二病區(約50張床)。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文衛平表示,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是醫院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最緊要的任務,全院各科室都要不斷提升自身專科救治合并新冠肺炎急危重癥的能力與水平,做好全力支持院內重癥救治的準備工作。(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