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6月20日,第十一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本屆論壇以“攜手綠色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德經濟、企業界的200多名代表,重點圍繞工業轉型、能源革命、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展開深入研討,達成重要共識,展現了中德雙方共同推動綠色轉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信心,為深化中德經濟技術合作、促進中歐貿易投資往來注入了新動力。
打造中德經濟技術合作重要平臺
中德是重要合作伙伴。建交50多年來,兩國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友好合作,特別是在經濟技術合作領域,逐漸形成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新格局。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自1995年由兩國領導人發起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十一屆,先后推動200多個重大合作項目落地,成為中德經濟技術領域重要的雙邊機制與合作平臺,在促進兩國政策交流、項目對接、產業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本屆論壇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與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共同舉辦。出席論壇的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指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應團結合作加以應對。中德雙方應充分理解、尊重彼此國情和發展階段,通過對話溝通凝聚更多共識。圍繞能源轉型、工業減碳、提高能效等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課題,聯合開展重大問題研究。聚焦“風光氫儲”、節能環保、綠色建筑、生物制造等產業,加強政策交流和人才培養,推進技術、項目、市場等務實合作,攜手促進綠色發展。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國務秘書布蘭特納表示,經濟發展和氣候保護可以齊頭并進。德國和中國政府分別制定了本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兩國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深化產業合作,將兩國的氣候保護和能源轉型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邁克爾·胡特爾發言表示,德國和中國都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良多。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兩國企業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深挖市場潛力,推進工業轉型,實現共同發展。
論壇期間,中德兩國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關于建立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深入對話、加強合作。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論壇閉幕式上表示,德中兩國都希望繼續保持經濟增長,并從經貿合作和相互投資中受益。希望兩國繼續深化在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轉型領域合作,共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攜手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中德同為制造業大國,雖處于不同發展階段,擁有不同資源稟賦,但都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中國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在論壇上表示,德國工業綠色轉型走在全球前列,很多企業技術水平先進,商業模式成熟,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中國近年來在可再生能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雙方在綠色低碳領域擁有巨大合作潛力。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表示,中德企業雙向投資意愿強烈、發展利益相通。希望雙方企業家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取長補短、分享機遇,共同促進經濟技術發展,培育增長新動能。
德國西馬克集團首席執行官布克哈德·達赫曼表示,鋼鐵行業是碳排放大戶,通過使用更多綠色能源,并有效減少鋼鐵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有效推進綠色轉型。西馬克正在利用其在減碳生產和循環經濟領域的技術,助力綠色中國建設。
中國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向文波在論壇上介紹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方案。為實現綠色轉型,公司近年來大力布局包括風能、光伏、氫能、儲能等新能源產業,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他呼吁發揮中德雙方優勢,加強人才與技術交流,共同促進綠色能源技術的快速普及,早日實現碳中和。
德國朗盛集團電動汽車和循環經濟總監馬丁·塞爾維對記者表示,中國是朗盛全球業務的基石,公司在中國建有生產和研發基地。近年來,公司與中國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以綠色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推進原材料和生產環節的低碳化轉型,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中國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氣候變化沒有國界,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球企業界緊密合作。過去幾年,中國汽車產業在清潔能源方面取得很大成績,現在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的60%以上。“中德汽車界合作能夠提高雙方實力,我對兩國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充滿期待。”
綠色轉型中的標準化工作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德國標準化學會管理委員會成員弗洛里安·施皮特勒對中國在建設碳達峰碳中和國際標準體系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印象深刻。他表示,德中兩國在標準化領域的合作已持續多年。隨著工業轉型不斷推進,節能降耗、低碳減排等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需要更加密切的國際合作。
加強可再生能源領域務實合作
自2006年在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框架下開展能源合作以來,中德在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成效顯著。當前,德國正在進行能源轉型,中國也在積極推進能源革命,都希望建立一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統。
中國華電集團董事長江毅在論壇上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正在主動實施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舉措,并在加快清潔能源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過去10年間,中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增長了2.8倍,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接近51%,其中風電裝機3.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和增長速度領跑全球,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中德兩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有廣闊合作空間。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東亞氣候、能源與環境總監馬丁·霍夫曼對記者表示,在論壇上,德中兩國政府和企業界代表圍繞可持續發展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對能源轉型的必要性有高度共識。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受聯邦政府委托,負責開展與中國的能源合作。通過加強在該領域的合作,德中兩國促進雙方實現能源轉型、互利共贏。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寧德動力電池使用量已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與寶馬等德國企業的合作不斷深化。公司在德國圖林根州投資18億歐元建成電池工廠,為德國和歐洲低碳出行提供服務。“我們秉持以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全球綠色低碳發展。”
德國博世集團氫能項目總監赫爾克·克林格介紹,公司深度融入中國經濟發展,與中國市場共成長。目前,博世在中國經營59家公司,共有5.8萬名員工。博世投入巨資研發氫能開發、運輸、儲存等,其氫能研發中心已在中國落地。公司正在努力讓氫能技術走出實驗室,邁向產業應用,在交通和工業場景實現技術落地。
“德中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在工業轉型、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德國阿詩特能源公司總裁皮特·菲斯對記者表示,德中兩國都是重要國家,加強合作可讓雙方實現互利共贏。阿詩特在中國設立了3家工廠,生產儲能電池和逆變器等產品。“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飛速發展,去年至今業績已增長3倍。”他說,“我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潛力。”(人民日報 記者 劉仲華 王迪)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