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水岸與城市”系列調研行】
站在重慶朝天門廣場,眺望嘉陵江與長江在此匯流,江岸高樓林立,遠處山巒起伏,勾勒出這座山水之城最獨特的輪廓。
重慶被稱為“山城”和“江城”,城市立于山間江畔,命脈與山水交融。兩江奔涌,成就了重慶千百年的商貿繁榮。開埠以來,江面舟楫往來、檣帆林立;近代民族工業在這里生根,英雄故事和紅色記憶在這里流傳。
依江而建,因江而興。長江與嘉陵江穿城而過、流淌不息,承載著重慶的歷史記憶,見證了重慶發展的日新月異。昔日貨運碼頭成為旅游勝地,金融、文創、數字、生物等新興產業沿江崛起。近日,記者行走重慶的山水之間,探尋兩江與重慶的記憶與情緣。
兩江孕育千年古城文化底蘊
走在重慶沙坪壩磁器口古鎮,街邊店鋪熱鬧非凡,制糖、捏面人、川戲等表演項目和傳統小吃應接不暇,熙熙攘攘的人潮、明清風格的古建筑,讓人似乎重新感受到千百年前的商貿繁華。
磁器口緊鄰嘉陵江,自古便是重要水陸碼頭。“南宋時期,陶瓷業興旺,磁器口是繁榮的商貿集市,沙坪窯的瓷器通過水路行銷四川,有‘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來萬盞明燈’的盛況。”磁器口古鎮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吳超對記者說。
蒼山冥冥落日盡,古渡渺渺行人稀。向江而行,沿石級而下,迎龍門牌坊赫然而立,曾經的古渡口——磁器口碼頭如今游人如織,臺階上一道道水位線標記記錄著古鎮與江水漲落的記憶。十幾年前,沙坪壩濱江路修至磁器口,為保護碼頭和古鎮風貌,濱江路戛然而止、在此轉向,從碼頭下方穿道,斷頭橋就此形成。
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慶府,悠悠歷史長河中充滿兩江文化留下的深刻烙印。
兩江交匯,形成一個狹長的“半島”,這便是渝中區所在之處。渝中區是重慶母城,千百年的積淀,渝中的一街一巷都承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這里是老山城底片、江城不夜城,洪崖洞、紅巖村、解放碑、十八梯、鵝嶺貳廠、山城巷,每個城市文旅地標都有背后的故事,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巖精神在這里孕育。”渝中區文管所副所長唐嵩說。
兩江交匯處的朝天門,是重慶最古老的一個碼頭,自古就是重慶重要交通節點和物資集散地。今天,一座“朝天揚帆”形象的來福士大樓拔地而起,與朝天門廣場一起成為重慶新地標綜合體。
今年4月,一條新的游輪旅游線路開通,從洪崖洞沿嘉陵江向西,直到磁器口古鎮的特鋼碼頭。一條游江線路,串聯起李子壩穿樓輕軌、虎頭巖、紗帽石等多個景點,帶游人一路感受重慶歷史脈動和現代都市風貌。
“太陽出來辣焦焦,打坨石王修座橋……”沿長江溯流而上,來到巴南區木洞古鎮,木洞山歌傳承人喻良華、秦萩玥師徒展示了他們高亢清亮的唱腔。一曲木洞山歌代代相傳,唱出勞動人民農耕生活的點滴。
木洞古鎮因“洞出神木”的傳說得名,是連接川黔、商品出入四川的重要集散地。在這里,長江水孕育了木洞山歌、接龍吹打、跳石昆詞、姜家舞龍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佳節,游客們來到江邊村鎮,感受傳統非遺民俗的魅力。
3000年建城史,造就了一座山水底色的歷史文化名城。江水悠悠,講述著巴渝地區的鄉愁記憶,也成就了重慶網紅旅游城市的氣質,曾經的碼頭文化、歷史建筑、故事傳說,成為了文旅產業的亮麗“名片”。
綠色江岸營造親水空間
傍晚時分,江北嘴江灘公園的市民游客漸漸多了起來。人們在此吹江風、觀江景,對岸便是“網紅”景點洪崖洞。夜晚,江灘夜市人聲鼎沸,拍攝洪崖洞夜景的人們亮著的手機匯成一片“星海”。
這里本是兩江枯水期消落帶露出的一片天然沙灘、石灘,因臨江親水、柔沙細膩而被當地市民稱為重慶版“馬爾代夫”。如今通過改造升級,這里修建了親水步道,種植了藍花楹、垂柳、桂花等植物,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生態公園。
記者來到江灘公園的一處“河長制工作站”,工作室內,智慧實時監控平臺時刻監測著兩江“面貌”。“我負責黃花園橋頭到江北嘴的三公里河道。這三公里,我往復其中,走過了整整五年歲月,我腳下的濱江路也越走越美。”桂花街社區級河長吳仁秀回憶道。
兩江交匯,形成重慶中心城區兩江四岸城市空間格局。過去,岸線碼頭大多遍布亂石淤泥,倉儲物流、批發市場、餐飲漁船等業態成為“流動污染源”,兩江四岸一度“見江難近江”“臨江不親江”。
2018年,重慶按照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定位,提出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自此,重慶各區縣積極治理污染源頭、修復生態水岸,取消餐飲船舶,漁民上岸轉產。同時岸線開啟“坡坎崖”環境治理,提升排污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綠化美化工作。
今天,兩江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煥然一新,水中游魚穿梭,江面水鳥出沒,濱江步道綠意盎然、景觀優美,兩江沿岸成為當地市民的親水休閑空間。
走上半山崖線步道,俯瞰浩浩蕩蕩的嘉陵江,步道懸空架于山崖,在綠樹紅花掩映中蜿蜒而下。前來遛彎、慢跑、觀景的人們三兩成群,融入山水之間。“步道串聯起鵝嶺公園、佛圖關公園、虎頭巖公園等多個文化公園,人們在欣賞山水風貌的同時可以感受城市的歷史文化。”重慶市渝中區重點項目建設事務中心副主任梁健對記者說。
一面是嘉陵江,一面是縉云山,北碚區的嘉陵江巡江步道,以鋼結構為主的懸空設計別具一格,作為北塘峽江步道的一部分,串聯起盧作孚紀念館、金剛碑等24處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風貌街區,山、水、林、泉、峽等獨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于一體。
千百年來,人們依山而行、臨水而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水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如今,兩江四岸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成為人們家門口的風景,高品質的水環境走進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沿江產業匯聚發展動力
今天,傳統的碼頭已被現代化港口取代,響徹江岸的川江號子成了時代絕響。作為長江黃金水道核心城市之一,重慶仍然是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今的長江之畔,寸灘保稅港、果園港、新生港等大型港口承擔著國際貿易物流重任,繁忙的貨輪連接著重慶與世界的貿易往來,助力重慶經濟的騰飛。
兩江匯流的嘉陵江北岸被稱作“江北嘴”,與同屬長江經濟帶的上海“陸家嘴”遙相呼應。重慶將這塊寶貴地段定位于發展金融產業,2003年江北嘴啟動整體改造,2009年金融街開工建設,2011年首批金融機構入住……一路走來,江北嘴始終是金融開放的先行者。2021年,江北嘴金融資產規模約3.5萬億元,占重慶全市約二分之一。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江北嘴高樓林立,樓面的LED燈光輪番上演著各種燈光秀,在江水的倒映下熠熠生輝,講述著城市的發展與繁華。金融業的聚集為城市發展賦能——一座座大橋橫跨江面,打通江水對交通的阻隔;科創產業、綠色經濟快速興起,成為發展新動力。
潮平兩岸闊,兩江四岸核心區不僅是山水之城的美麗“窗口”,也是重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源。走在重慶多個產業園區和企業,創新之風撲面而來。
在九龍坡區,數字經濟新地標重慶數字大廈于2022年8月建成投用,吸引了一大批數字企業在這里落地生根,重慶龍智造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第一批入駐的企業之一。“我們進駐數字大廈是由于這里擁有數字經濟生態圈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如今公司服務了重慶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公司創始人胡守榮告訴記者。
渝中區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則以區塊鏈、工業軟件、信創產業為亮點。專注于研發設計工業軟件的誠智鵬科技公司,產品已應用于軍事、航空航天、智能手機等多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企業使用我們的軟件進行公差分析,提升產品的合格率,不僅為他們節約大量成本,也助力他們打破歐美國家的技術壟斷。”公司運營總監張鳳玲對記者說。
在渝北區,一座曾經的重慶百貨倉庫,搖身變為金紫山文創產業園。仰望高大的灰色石頭建筑,頗有年代感的巨大標語赫然入目。“這是重慶第一批歷史優秀建筑,石頭墻已有50年的歷史。”鉑石(重慶)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炎華說,通過一年多的改造,如今文創園已初具雛形,“我們將城市資產盤活,打造具有重慶傳統特色的文旅業態,為游客留下川渝記憶。”
由史而來,因時而發,曾經的江邊古城、工業重鎮,今天的創新城市、經濟高地。兩江奔流不息,造就了重慶人勤勞堅韌的品格,涌動著這座城市勇立潮頭、創新發展的精神動力。
(本報記者 張國圣 魯元珍 李 宏 黃漢鑫)
下一篇:鄂爾多斯建設智能化煤礦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