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經緯8月24日電(林琬斯 閆淑鑫)24日,受“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響,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出現了市民搶鹽的現象。當日下午,在北京某連鎖生鮮超市線上平臺,原本供應充足的食用鹽,僅過了一個小時就顯示“缺貨”。而在線下,多家超市內的食用鹽存在多次補貨的情況。
24日下午,北京某超市內,消費者正在購買食鹽。中新經緯 林琬斯攝
有超市一天補貨十多次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之后,中國多地出現了市民搶鹽的現象。
24日下午3點左右,中新經緯在物美北京白石橋店的食用鹽區看到,貨架上的深井巖鹽與低鈉巖鹽存量并不多,低鈉巖鹽擺放區的一個角落已空。
下午4時左右,物美超市北京紫竹橋店的售貨員告訴中新經緯,“鹽都搶沒了,前天(22日)就開始搶了,今天補貨不下十次。海鹽搶得多,中午飯那會兒就沒庫存了。”
中新經緯在現場看到,售貨員剛補上貨架的鹽不到五分鐘就空了。而現場除了顧客在搶購,售貨員也忙著幫線上訂單“搬運”架上的食鹽。超市貨架上共五種食用鹽,到下午4時只剩下兩種食用鹽。
“這個(買)十幾包,那個(買)二十包,(架上)有多少嘩啦嘩啦就沒了。”售貨員表示。
24日下午,北京某超市內的售貨員忙著幫線上訂單“搬運”架上的食鹽。中新經緯 林琬斯攝
在線上,也有超市出現了食用鹽缺貨的情況。24日,中新經緯將收貨地址定位京潤大廈,下午2點半時,盒馬西直門店還顯示袋裝食用鹽供應充足,均可正常下單。而僅僅過了一個小時,中新經緯發現,該平臺所有袋裝食用鹽均處于缺貨狀態,只有一些高端鹽產品在售。
來源:盒馬APP截圖
不止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市民也存在搶鹽的現象。在社交平臺上,有上海的網友稱,本想去買東西,晚上準備吃海鮮,結果一看超市內的海鹽都被搶光了,就連某些價格偏高的鹽產品也空了。
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而在福州,永輝超市部分門店出現食鹽搶購情況,樸樸、永輝生活食鹽賣斷貨。對此,福州市商務局提醒,將繼續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不信謠、不傳謠。
鹽業股大漲,上市公司回應
日本政府8月22日決定,從24日開始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按照其既定計劃,核污染水排海過程將會持續至少30年,影響將涉及整個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
受此影響,近幾日,A股市場鹽業、水產養殖、核污染防治等板塊紛紛走強。
8月22日至24日,多只鹽業股連續收漲,其中江鹽集團錄得三連板,蘇鹽井神累計上漲22.81%,雪天鹽業、中鹽化工的累計漲幅也達17.92%、12.56%。
23日晚,江鹽集團還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股票于8月22日、23日連續2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經自查,公司及控股股東江西國控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大信息。
同日,不少投資者涌入江鹽集團投資者互動平臺,就其鹽品來源、后期會否被核廢水污染及銷售市場發問。江鹽集團回應稱,公司食鹽產品屬井礦鹽,鹽鹵精華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遠離污染,保存著最初的純凈品質。公司相關產品遠銷中國香港、臺灣等地區,以及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中國南方區域鹽產品的主力供應商。
蘇鹽井神方面表示,公司生產的鹽屬于井礦鹽,不受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影響。公司產品出口主要銷往韓國、東南亞,對日本也有少量出口。云南能投稱,公司食鹽產品屬井礦鹽,采自云南古代遠古海洋生成的深層地下礦鹽,源于天然。
有必要囤鹽嗎?
據相關報道,近日,韓國海鹽需求量也激增,部分消費者和零售商開始囤積海鹽。韓國政府向市場投放儲備海鹽,以應對海鹽市場的波動。
那么,中國消費者有必要囤鹽嗎?
中國鹽業協會會長王小青表示,對于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不建議仿效。中國生產的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其構成比例分別為22%、61%、17%。一般來說在進出口這個問題上,中國是大進小出,進口的多一些,出口的少一些,而且進口的原料鹽主要是用在工業上作為化學原料。中國食用鹽產量能夠滿足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鹽產區分為海鹽產區、井鹽產區、湖鹽產區。2022年,中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消費結構燒堿51.86%,純堿36.85%,其他11.29%;出口原鹽71.3萬噸,進口942.5萬噸。原鹽消費去向中,70%左右的原鹽用于鹽化工,其余則用于食用及其他用途。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金良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不建議囤鹽,“因為囤多少也不夠一輩子用的”。
張金良認為,不建議囤鹽的原因在于,一是,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是有控制地排放,經過洋流和各方面的擴散,此時核污染水的核污染濃度會進一步稀釋;二是,據悉,日本的排放將持續30年,且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比較長,如果海水中有放射性物質,從而影響食用鹽,在這種情況下,核污染帶來的影響并不是短時間能消除的,所以囤鹽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三是,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的食用鹽中海鹽的供給是比較少的,所以即便對海鹽有影響,影響范圍也不是特別大。
張金良建議,第一,如果很擔心排放核廢水的放射性問題,那么消費者購買的時候需要看清楚,盡量避開不選購海鹽;二是,管理部門應加強食用鹽放射性監測,建立食用鹽放射性限值。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林琬斯:linwans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