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全地域保護、全過程防控、全形態治理,鹽城堅持系統思維,以更科學、精準的治理,實現更系統、全面的保護,重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能源降碳、產業零碳、生態固碳。在能源、科技、產業的三重驅動之下,鹽城努力把不可多得的發展之“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競爭之“能”。
◇生態環境關乎民生福祉。一張張生態答卷,是對人民群眾追求更好生活品質的回應,也是引導老百姓走向綠色生活方式的動能。
◇以頂層設計保障“共棲”、以協同增效實現“共治”、凝聚“共識”推進自覺、搭建國際平臺促進“共鑒”,是鹽城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探索的縮影,也勾勒出“共生之道”的現實模樣。
夏秋之交,編號為“EJ”的勺嘴鷸如期抵達鹽城東臺條子泥。連續五年,這位“老朋友”都會離開俄羅斯楚科奇半島飛往東南亞越冬,飛行距離長達八九千公里。體形僅手掌大小、體重三四十克,但有了條子泥作為“補給站”,勇敢的“EJ”選擇了這條全球九大候鳥遷徙路線中“流量”最大的一條,即過境中國的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
鹽城,是全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際濕地城市”兩張國際名片的城市;有繼西藏阿里、那曲之后中國第三個暗夜星空保護地野鹿蕩;4550多平方公里的黃海濕地棲息著近1200種動物,丹頂鶴翩翩起舞、麋鹿呦呦鳴叫、極危物種勺嘴鷸悠然棲息;媲美自然界的“吉祥三寶”,綠色能源、動力電池、整車制造三大產業同樣生機勃勃;2022年,鹽城GDP增速位列江蘇省第一,常住人口約670萬。
2020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考察時指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濕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牽掛于心。在2022年《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致辭中,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今年9月25日至27日,以“綠色低碳發展共享生態濱海”為主題的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將在鹽城召開。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追“綠”逐“藍”的鹽城,即將向全球展現人與動物共棲共生,濱海濕地與發達的城市經濟共存共榮的現實模樣,有望為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城市開展自然保護提供經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示范,更將與世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共生之道”。
兌現保護承諾
“陳家港能看到碧海藍天了。”在這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徐壽偉,對這片海有感情。這里的陳家港化工園曾聚集數十家化工企業,如今化工園關閉,生態傷疤修復,變身蔚藍海岸。漲潮時,大海茫茫,飛鳥翔集;退潮時,留下遍地貝類和軟體生物,鳥兒不時俯沖銜走食物。
陳家港再往東南行駛200多公里,天南海北的游客們在條子泥的灘涂體驗區“趕海”,“膽子大”的黑嘴鷗不時在人群中穿梭而過。生態攝影師李東明在這里拍了十幾年鳥,見證了從“鳥兒都回來了”到“珍稀品種更多了”再到“鳥兒更從容生活在我們周圍”的變化。“拍鳥是件很磨人的事,因為距離遠才能不驚擾,欣慰的是這個距離正在縮短。”
鳥和人的安全距離縮小,折射著一座城、一城人與自然的關系之變。
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全程參與申遺的鹽城市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吳其江還記得,從2014年醞釀申遺以來一直有人質疑,鹽城地處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長三角區域,是否有可能既實現對濕地的科學動態保護,又平衡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不重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搞發展的老路?
“既怕保護不力被挑毛病,又怕發展慢了老鄉們不滿意。”吳其江坦言。
除了人為污染的警示,也有來自自然界的警醒。20世紀70年代末,因強悍的固灘能力,互花米草被引進中國,然而這種野草排擠土著植物、抑制底棲生物生長、侵占鳥類棲息地,并且耗資大、難根治,本希望建成“綠色長城”,成為破壞生態的“綠色沙漠”。
這些都在促使鹽城更深入地反思:保護生態環境也好,治理污染也罷,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堅持系統思維,以更科學、精準的治理,實現更系統、全面的保護,重塑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近年來,兼具濕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態系統,擁有2處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處國際重要濕地、1處世界自然遺產地的鹽城,努力探索在高水平保護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全地域保護,統籌劃定“三區三線”。“不低于5767.564平方千米!”在今年獲批的《鹽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生態紅線面積占當地國土面積的18.15%。在《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鹽城市生態紅線面積約占全省生態紅線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生態紅線就是一把‘保護傘’,強制性嚴格劃分保護區域,是保障和維護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鹽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戚太龍說。
全過程防控,持續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污染源頭治理打響藍天保衛戰;堅持水岸同治,強化黑臭水體整治;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重點地區重點地塊污染修復。老鹽城人將這些變化看在眼中:水清了、不臭了,開窗見綠成標配,看不到藍天反成稀罕事……
全形態治理,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工程。為在漲潮時給水鳥提供棲息覓食場所,當地租下720畝魚塘進行生態修復,作為鸻鷸類鳥的高潮位棲息地。李東明欣喜地發現前幾天漲潮時,有幾萬只鳥來歇腳。打造自然生境、恢復濕地生態功能是鹽城堅持生態保護修復一體推進的縮影。近年來,鹽城以為沿海、為長三角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實施“一片林”工程、濕地和海岸線修復工程,全市森林覆蓋面積達到537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和自然岸線保有率居全省第一。最新一次鳥調數據顯示,瀕危物種小青腳鷸數量達到1560只,是目前為止全球記錄到小青腳鷸的最高種群數量。
今年8月,“鹽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項目”評審驗收。對青山綠水“一鍵計價”,綠色發展的成果就體現在GEP中。核算結果顯示,鹽城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態資產和潛在服務價值呈逐年增長趨勢。
“保護自然就是增值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過程。”吳其江欣慰地說,這也是鹽城首次核算自然遺產地的生態服務價值,有望為遺產地二期申請提供示范,“距離申遺成功已有四年,當初作出的承諾正一一兌現。”
激活生態產能
德國的農業機械,荷蘭的水利技術,日本公司的框架,美國、印度的棉花種子,6家鹽墾公司共招佃移民21606戶、128453人……大豐鹽墾公司至今仍保存著該公司1918年前后的3000多份原始檔案遺存,記錄下張謇在蘇北沿海地區開展“廢灶興墾”的歷程,也展現出當時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改造自然生態的力量。
沿著海岸線一路行駛,成片的風力發電機組隨風轉動,國家能源、華電、國電投、華能、大唐等新能源相關央企齊聚,昔日鹽堿地已經成長為新能源產業新高地。
百年時間,鹽城見證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步轉向共生、共贏、共榮。
“共生不是表象上的各自安好,關鍵在于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的徹底變革。”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呂永剛認為,對于地少人多、發展強度高的江蘇而言,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是必由之選。
111.5米!近日從射陽港發往國電投山東半島U場址一期的海上風電葉片,是時代新材目前批產的最長葉型。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鹽城是江蘇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
“風電由陸地轉向海上,從近海伸向遠海,對風機制造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業十余年,射陽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負責人張文龍見證變化。“從最初4-5MW(兆瓦)的主戰場發展到現在8-11MW,按照這個發展速度,兩三年后可達25-30MW。”
“追風”追出一個風電產業,“逐日”也打造出一個千億規模產業。鹽城擁有優良的光照條件、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吸引了天合光能、阿特斯、協鑫等一批龍頭企業落戶,晶硅光伏電池片和組件產能位居全國第一。潤陽新能源是一家獨角獸企業,核心團隊由留學德國、美國的博士和行業資深專家組成,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20%。公司副總裁王震介紹,企業從蘇州遷到鹽城后快速成長,太陽能電池片銷量近三年居全國第三。
“自然資源”為媒,大批新能源相關的龍頭企業、科研機構、高端人才集聚。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中心聚焦海上風電耦合制氫、大功率海上風電、近海漂浮式光伏等重點領域;依托金風、華能等技術研發實力雄厚的企業,建設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黃海明珠人才計劃”累計招引各類人才超7萬人……產業納入世界產業分工鏈條,自主研發不斷標記創新高地,新能源產業版圖上的“鹽城坐標”越發清晰。
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發電量與同規模火力發電相比,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近770萬噸、減少碳排放2000萬噸。今年一季度,全市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升至66.9%。“意味著每使用100度電,就有近70度來自新能源。對于那些對‘綠電’有強烈需求、科技含量高、碳稅競爭力強的優質項目來說最為契合。”鹽城市科技局局長韋向東說。
乘勢者行,揚勢者成。能源、科技、產業的三重驅動之下,鹽城正努力把不可多得的發展之“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競爭之“能”。
走進射陽港低(零)碳產業園內,一個巨大的電子屏跳動著數據,展示園區能耗總量、碳排總量、能耗強度、碳排強度四大指標,涉及能源、工業、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零碳六大場景。
在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正泰新能鹽城基地一期工廠完成全部綠色認證手續,正式獲得德國TÜV萊茵頒發的零碳工廠認證證書。這是正泰新能的首個零碳工廠,也是TÜV萊茵在光伏行業認證的全球首家零碳工廠。“碳足跡追溯已經成為零碳產品走向歐盟等更廣闊市場的通行證。”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鄧海峰說。
能源降碳、產業零碳、生態固碳。2022年8月,江蘇省首筆濕地修復藍色碳匯遠期質押貸款1000萬元落地,專項用于大豐區濕地修復保護;聚焦鄉村振興,推出全省首單“海洋藍色碳匯貸——紫菜貸”“林果樹碳匯貸——梨園貸”等碳金融創新產品;沿海雙碳產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以36萬畝沿海生態國家儲備林為載體實施碳匯監測,力爭年內實現林業碳匯交易……
鹽城市市長張明康表示,把“綠”作為鹽城發展主線,不是只搞生態不謀發展,而是搶抓“雙碳”機遇,以“逐綠”為破題之鑰,探索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助力江蘇未來發展、彰顯鹽城特色優勢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實現經濟與生態“雙進雙贏”。
共享綠色生活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這個夏天,來自上海的小趙到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度假,感受了一把仰望星空的快樂。“天然氧吧名不虛傳,在這里跑步都變得輕快了,更難得的是能看到銀河!”
躺在森林木屋看星空、去條子泥“追鳥”、到淮劇小鎮看演出……今年暑期全國旅游熱度爆表,鹽城成為長三角地區生態旅游首選地之一,爆點獨樹一幟。
“我們能提供的文旅產品,比想象中豐富得多。”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袁國萍說:“外地人在旅游中看見的美好,得到的滿足,都源自這座城市的綠色宜居。”
鹽城又名百河之城,境內水道密布,開挖于唐宋時期的串場河全長200多公里,穿越鹽城三分之二的市域。這條曾串通南北鹽場的古鹽運之河,如今兩岸綠樹成蔭、步步生景,大大小小的口袋公園點綴其間,既是禽鳥天堂,也是鹽城居民日常生活好去處。
生態環境關乎民生福祉。一張張生態答卷,是對人民群眾追求更好生活品質的回應,也是引導老百姓走向綠色生活方式的動能。
56歲的洪東村居民潘永祥養成了在鹽城靜脈產業園生態湖邊散步的習慣,一路之隔的產業園內車水馬龍。一輛輛滿載垃圾的貨車,每天從市區各處駛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筑垃圾變成標準磚、餐廚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城市生態系統在這里進入良性循環。“我們現在都是垃圾分類高手,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潘永祥說。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2022年GDP增速江蘇第一,鹽城人嘗到了綠色發展的甜頭。
從賣海鮮到“賣海景”,東臺市巴斗村養海護海、漁旅融合,終于端上生態“金飯碗”;曾經網箱密布、風里都帶著腥味的大縱湖,通過退漁還湖變身國家濕地公園,蟹農陳秀紅一家走下住家船,用補貼買了新房,在旅游度假區就業,不再靠天吃飯。
從呼喚綠水青山到維護綠水青山,鹽城人不僅形成保護共識,從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自身小事做起,還以普及自然教育理念為己任。
以保護區、博物館為載體,一批自然教育主陣地在鹽城建立起來。1000多件珍貴標本開啟動物學啟蒙課,400多種流連于鹽城的鳥兒舉辦“音樂會”,4D動畫片《不是菜鳥的鹽小勺》帶人走進“小勺子”的秘密花園,走進黃海濕地博物館,就仿佛打開了一本多媒體百科全書;在珍禽保護區、麋鹿保護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孩子走進濕地、了解濕地,種下一顆顆生態保護理念的種子;如今在鹽城,無人不知勺嘴鷸,“小勺子”化身城市形象代言,以“鹽小勺”為名出圈。
“夕陽紅”成就朝陽產業。依托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條子泥濕地、荷蘭花海、九龍口等景區打造“長三角高端康養組團”;放大“黃尖菊花”“鶴鄉菊海”品牌效應,將菊花產業培育成農旅康養的特色產業……目前鹽城推出10條旅居康養線路、10個旅居康養基地和10個旅居康養驛站,與省內外100個城市簽訂異地旅居康養協議,生態康養吸附效應正在形成。
綠色食品增加民生福祉。上海每四斤大米就有一斤來自射陽縣,響水縣大地九豐農博園無土栽培的西紅柿每天供應上海市場上萬斤……作為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農業總產值唯一超千億元的城市,鹽城有著“東部沿海大糧倉”“生態食品大超市”“休閑農業大花園”的美譽。生態打底,一大批地理標志農產品和有機、綠色食品贏得了市場,打響了口碑。
“從接收上海、南京、蘇南等地的產業單向溢出,到如今生態、旅游、康養、農副產品形成雙向互濟,鹽城人的綠色生活方式走出去了,好生態已經成為我們最具特色的城市IP。”袁國萍說。
探路共生之道
8月4日下午,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前往條子泥720高潮位候鳥棲息地,開展2023年秋遷的首次鳥類調查。結果顯示,水鳥總數創下新高,達11.3萬只。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副教授賈亦飛這些年不僅研究鳥,還研究鳥的“食譜”。通過沙蠶、小蝦、貝類等50多種底棲生物與勺嘴鷸、小青腳鷸等珍稀物種之間互相耦合的關系,他驚喜地發現底棲生物與鳥類數量之間的關聯,“簡言之,鳥依賴于底棲生物,底棲生物依賴于微生物,微生物則依賴于整個生態體系的狀況。”
東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沿海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呂洪濤談起候鳥同樣滔滔不絕,曾經從事多年招商工作的他頗為感慨地說:“招商要有好的營商環境,打造好的生態也是同理。”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2021年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上,“以恢復鳥類棲息地為目標的基于自然解決方案——鹽城黃海濕地遺產地生態修復案例”成為“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之一。
凝聚前沿科技與東方智慧的解決方案脫穎而出,是鹽城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探索的縮影,也勾勒出“共生之道”的現實模樣。
——以頂層設計保障“共棲”。生態系統各要素既有各自內在的結構、功能和變化規律,又與其他要素相互耦合、相互影響。近年來,同時擁有濕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態系統的鹽城,在全省率先修編完成《鹽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8—2022)》,將“實施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切實強化山水林田湖草協同治理”寫入黨代會報告,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在強化頂層設計中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以協同增效實現“共治”。開展突出問題、重點領域整治行動的同時,出臺“四個綠色”行動方案,即創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建設綠色生態之城;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綠色制造之城;布局大型清潔燃煤火電項目,建設LNG儲備基地,探索“風光火氣氫”一體化開發,建設綠色能源之城;優化空間布局、綠色低碳發展、創造高品質綠色幸福生活,建設綠色宜居之城……鹽城以“綠色”為導向引領從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轉變。
——凝聚“共識”推進自覺。共識包括制度,更離不開“相習成風”的風。從將“愛鳥周”明確為法規制度,到構建融“自然—科普—生態”為一體的濕地保護模式,從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到節能降碳上盡一分力、多一份心,從保護眼前美麗之“景”,到喚醒保護自然的心靈之“境”……鹽城努力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培育生態文化,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搭建國際平臺促進“共鑒”。從助力候鳥遷飛保護、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到推進黃(渤)海區域系列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籌建全球濱海濕地城市聯盟,鹽城的“生態朋友圈”不斷擴容,推動生態互助、發展互通、文明互鑒。
現代地理學研究顯示,黃海前的灘涂濕地,曾經歷海、陸、江、河漫長的雕刻。從衛星俯瞰鹽城海濱,綿長的沙洲群如條條巨龍向外海匍匐伸展,聳立的沙脊排列成巨大的扇形,漸漸沒入黃海的滾滾波濤。
它勾連歷史,今天黃海之濱撿到的一粒沙,也許源自一萬年前的唐古拉山脈;
它鏈接全球,作為全球9條候鳥遷徙通道中最大、最長、遷飛候鳥數量最多的一條,俄羅斯、中國、韓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由此連接在一起;
它啟示未來,2012年時維持全球的現代化水平,已經需要約1.5個地球的資源量來支撐,而到2030年則需要兩個地球的資源。與地球共存,我們需要怎樣的現代化?
“我很認同中國的一個成語——百川歸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前總干事布魯諾·奧伯勒說,“這意味著我們都在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那就是保護我們的自然世界。”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鹽城市委書記周斌表示,鹽城將繼續傾情傾力傾智做好自然遺產地的保護修復、價值轉化,以“生態朋友圈”廣泛凝聚保護濕地的全球共識,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篇章。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亢 蔣芳 王恒志 邱冰清)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