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四川德陽9月23日電(記者 宋宇晟)三峽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是如何發電的?中國“爭氣機”如何突破技術封鎖?
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大國重器,與工程技術人員對“中國精度”的不斷追求密不可分。
技術上精雕細琢,大國重器上演“鐵壁繡花”
位于四川德陽的“中華第一跨”重跨廠房,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廠房長約400米,寬36米,高33米,云集了一批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加工設備。由于其超大的規模和超強的制造能力,被譽為“中華第一跨”。
據介紹,三峽、白鶴灘等巨型水電機組重要部件就產自這座廠房,而這些大型設備的運輸起點也是大型產品出川運輸重要通道——大件公路的“零起點”。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數智部副部長蔣彥坤告訴記者,在這里研制的發電裝備約占中國總裝機容量1/4,也就是說中國每4度電就有1度源于東方電氣集團的裝備。
記者了解到,就在上個月,由東方電氣集團旗下東方電機牽頭研制的世界首臺單機容量最大功率500兆瓦沖擊式水電機組轉輪中心體鍛件全面通過驗收,實現了500兆瓦高水頭大容量沖擊式水電機組研制里程碑突破。
目前,500兆瓦沖擊式水電機組轉輪正在“中華第一跨”廠房中進行3D打印增材制造。
記者在廠房中注意到,該技術由遠程操控,可多機器人無人值守作業,如同在鐵壁上“繡花”。
蔣彥坤表示,目前這一技術已實現定制化設計,制造上也可達到“所焊即所得”效果。“通過表面納米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轉輪表面粗糙度可達到鏡面效果。”
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建成以來,這間廠房就未曾停止對精度的追求。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數智部副部長李浩亮回憶,上世紀90年代的設計是用筆在畫圖紙,如同畫畫一樣;2000年以后,設計師們開始使用軟件進行設計。到現在,設計基本上都是基于三維模型驅動,并且實現了三維研發、設計、工業質檢制造協同。“結合三維我們可以完成參數化的一些設計,和后面的研發、生產制造高效協同。整體研發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他說。
以正在廠房加工的核電主軸為例,蔣彥坤告訴記者,這一核電主軸重量接近250噸,軸頸作為轉軸軸承的支撐部位,加工精度要求跳動小于0.01毫米。如今的技術完全能夠達到這一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減少震動,保證核電站的平穩運行。
流程上精益求精:“爭氣機”突破技術封鎖
精度提升的同時,多年被封鎖的技術得以取得突破。
“目前,東方電氣集團已具備了燃機全部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全重實驗室副主任田曉晶介紹,G50是國內首臺完全正向自主設計制造試驗的燃氣輪機,打破了70多年的技術封鎖。
G50燃氣輪機是國內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今年3月,G50燃氣輪機順利通過電廠96小時商業運行考核,G50研制成功。G50燃氣輪機也被譽為“爭氣機”。
田曉晶告訴記者,以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和黑燈產線為例,加工的葉片精度達到0.03毫米,比一根頭發絲直徑還小。
值得一提的是,5G、虛擬現實等各類前沿技術,也逐步被應用到工業生產中。
記者了解到,東方電氣集團旗下東方汽輪機建成了5G全連接數字化工廠,以27個宏基站和240個微基站構建5G專屬網絡,在園區部署超過30萬個數字測點,應用自主研制的工業互聯網底座,實現企業經營六大板塊數據驅動,業務協同。
此外,公眾在短視頻、電子游戲中常見的虛擬現實技術,也在東方電氣集團的車間中得到應用。
資料顯示,東方汽輪機重型一分廠的“總裝數字化車間”,開創汽輪機虛擬裝配的全新模式,平均效率提升超75%、質量提升超40%,具備產品生產精準配套,通流精準預測,產品精準交付三大優勢。
田曉晶告訴記者,在研制G50燃氣輪機的14年過程中,東方汽輪機與配套的300多家企業開展了合作,目前已與其中28家組建了產業聯盟,以實現中小燃機產業鏈的完全自主可控。“未來,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企業參與合作。”她說。
視頻:打卡中國新坐標 | 在“中華第一跨”看“鐵臂繡花” 打造“世界之最”來源:中國新聞網
致廣大而盡精微:“中國裝備,裝備中國”“中國裝備,惠及世界”
在東方電氣集團,類似的成績還有很多。
采訪中,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宋敏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雖然東方電氣諸多廠房都位于四川德陽,但你能在這里聽到不少帶有東北口音的名詞,其中很多甚至已成為了今天東方電氣人的說話習慣。”
這一細節的背后,是東方電氣集團綿延60余年的歷史。
上世紀五十年代,源于國家開發西南水電的戰略構想,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匯聚德陽,開始建設擁有大型發電設備制造能力的工廠。隨著“三線建設”開啟,1965年,德陽水利發電設備廠更名為東方電機廠,1971年東方鍋爐廠建成投產,1974年東方汽輪機廠建設完成。
這期間,很多工程建設人員是從東北抽調到四川德陽,白手起家、艱苦奮斗,也扎根于這片土地,造就了當地的“東北方言孤島”。
回溯歷史,憑借對精度的追求,無數大國重器從這里“走出”。
1981年,東方電氣成功研制迄今世界上轉輪直徑最大的葛洲壩170MW軸流轉槳式水電機組,獲得首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4年,成功研制當時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龍羊峽320MW水輪發電機組。1987年,研制出當時東方的“爭氣機”——東方型300MW汽輪機。
在三峽工程建設中,東方電氣人率先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臺700MW“自循環蒸發冷卻”機組,為三峽大壩裝上了“中國心”,實現了“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跨越。
“裝備中國”不是終點,“惠及世界”已成為新的目標。今天,東方電氣集團已為巴西、埃塞俄比亞、波黑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發電設備。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數智部副部長李浩亮透露,明年東方電氣還將建成新的焊接廠房,未來可全部實現機器人焊接作業。(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