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近日,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簡稱“南共市”)的自貿協定終于完成初步談判。考慮到歐洲和南美的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這份自貿協定將極大幫助歐洲和南美的化工行業。但是,化工行業等制造業行業的愿望并不能打消其他經濟部門的顧慮,這份自貿協定獲通過的“靴子”仍未落地。
歐盟與南共市的自貿協定談判已進行了25年,這一事實有兩重意義。
第一重意義是,歐盟和南美都有開展自由貿易的強烈愿望。目前,南共市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高達35%,機械關稅約為14%到20%,化學品關稅為18%。如果這些關稅得以免除,將建成覆蓋約7.5億人口、占全球經濟總量約五分之一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對歐盟來說,未來一旦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發生貿易爭端,該協定將幫助其找到新的廣闊市場,南美或將成為歐洲經濟的壓艙石。南美還擁有豐富的礦產,尤其是鋰、鈷、鎳等在未來能源轉型中至關重要的礦產資源。這既是歐洲國家所希望的,也是南美擴大市場的關鍵。因此,德國和西班牙等制造業發達的歐盟國家樂見協定簽署。德國總理朔爾茨曾多次呼吁達成該協定。
第二重意義則是,歐盟和南美開展自由貿易確實困難重重。歐盟與南共市的自貿協定之所以談判25年,主要在于雙方在農業上根深蒂固的矛盾。如今,歐盟內部抵制該協定的聲音仍然主要來自農業部門。南共市國家多為農業強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較低,其牛肉、大豆和部分谷物產品與歐盟國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價格優勢。作為歐盟傳統農業大國的法國自然成為協定的主要反對者。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多次表示反對歐盟與南共市按當前文本簽署自貿協定。此外,波蘭歷史上因長期遭受外來農產品傾銷掠奪,對可能發生的大量低價農產品涌入情況十分警惕。法國、波蘭等國反對的原因在于,它們可能付出的政治和經濟代價遠大于協定帶來的經濟利益。在德國等工業國家享受諸多好處的同時,協定帶來的“危害”則全部由法國、波蘭等農業強國承擔。
考慮到該協定需要32個相關國家全部通過,機制和目前的經濟爭端都決定了該自貿協定前途未卜。有關各國仍然需要曠日持久的商議才能形成共識,歐洲和南美的化工行業恐怕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